《中药大辞典》:鮧鱼
拼音注音: Yí Yú
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粘鱼(《吉林中草药》)。
出处
《别录》
为鲇科动物鲇鱼的全体或肉。
生境分布
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分布黑龙江、长江及珠江流域。
原形态
鲇鱼(崔禹锡《食经》)
体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体长约40厘米,大者可达90厘米以上。头宽;口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领突出,上下颌及锄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上颌须较长,可达胸鳍之后,下颌须短小。眼小,侧上位,位于头的前半部;上有透明薄膜,眼间距极宽。体光滑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一行。背鳍4~6,萎缩,呈丛状,位于腹鳍之前。胸鳍圆,有一硬棘,雄体在棘前后缘有锯齿,雌体则仅限于前缘,而后缘光滑。臀鳍77~83,很长,后端与尾鳍相连。尾鳍小,呈圆形。体灰色或褐色,具有黑色斑块,有时全身为黑色;腹部白色;各鳍呈灰黑色。
生活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白天多栖于水草丛生的底层,喜夜出觅食,食物大都为小型鱼类。
本动物的眼睛(鮧鱼目)、尾(鮧鱼尾)、皮肤分泌的粘液(鮧鱼涎)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
甘,温。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崔禹锡《食经》:"温。"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滑。"
注意
《纲目》:"反荆芥。"
功能主治
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①陶弘景:"作臛食之云补。"
②《唐本草》:"主水,浮肿。利小便。"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冷冷痹,赤白下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
④《纲目》:"五痔下血肛痛,同葱煮食之。"
⑤《医林纂要》:"滋阴补虚,和脾养血。"
⑥《本草求原》:"醋煮,开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复方
①治浮肿:鲇鱼二条,香菜五两,香油适量。将鱼剖腹去杂,把香菜纳入鱼腹中,香油加水炖食(不加盐),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
②治产妇乳汁不足:鲇鱼一条。熬汤,沃鸡蛋,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
③治面项身体白驳:鲇鱼一头,约重半斤。去肠肚,净洗后,一依鲊法,用盐、椒、葱、粳米饭匀拌,即用青荷叶裹作三包,各用蒲片系,更用荷叶重裹,令大臭烂,先以布拭白驳,令赤,次炙鲊,包,热熨,令汗出,以绵衣包,无令风冷所伤。(《圣济总录》白驳敷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鮧鱼
拼音注音: Yí Yú
别名:鰋、鲇、鳀、鳀鱼、鲶鱼、粘鱼
英文名 Oriental sheatfish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崔禹锡《食经》:鲇鱼,貌似鳟而小,色白,皮中有白垢,大者一、二尺,小者七、八寸,无鳞,春生夏长,秋衰冬死。
2.《蜀本草》:《图经》云,鮧鱼有三种:口腹俱大者名鳠;背青而口小者名鲇;口小,背黄,腹白者名鲇。三鱼并堪为臛,美而且补。
3.《纲目》:鲇乃无鳞之鱼,大首偃额,大口大腹,鮠身鳢尾,有齿有胃有须,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黄,大者亦至三、四十斤,俱是大口大
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全体或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化学成分
鮧鱼肉含脂类(lipids):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0,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dylethanolamine),多烯酸(polyeno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0,C16-C18的脂肪酸(fatty acid)及C14、C16、C18、C20的糖脂(glycolipids)。还含甾醇(sterol),酯化甾醇(esterified sterol)。有机酸有:琥珀酸(succinic acid),草酸(ox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马来酸(male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牛磺酸(taurine),肌酸(creatine),糖有: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主要离子有:K+、Na+、PO43-、Cl-、Ca2+;氨基酸有:赖氨酸(lysine),丙氨酸(alanine)。还含肌醇(inositol),肌苷(inosine),甜菜碱(beta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肌苷酸(inosinic acid)腺苷酸(adenylinc acid),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核糖(ribose)等。此外,还含亚牛磺酸(hypotaurine),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古洛糖酸-γ-内酯(L-gulono-γ-lactone),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鮧鱼含裉黑激素(melatonin),促黑激素(α-melanotropin),鲶鱼黄质(paraliloxanthin)和7,8-二氢鲶鱼黄质(7,8-dihydroparasiloxanthin)。
归经
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1.《本草图经》:“不可与牛肝合食,令人患风多噎。”2.《绍兴本草》:“食之过多,发痼疾。”3.《宝庆本草折衷》:“忌鹿肉、牛肝、野鸡、野猪。”4.《饮食须知》:“同雉肉食,生痈疖;同鹿肉食,令筋甲缩。反荆芥。”5.《本草省常》“同牛肉食生恶疮;同荆芥、犬肉食杀人,服何首乌者忌之。”
功能主治
滋阴补虚;健脾开胃;下乳;利。主虚损赢弱;脾胃不健;消化不良;产后乳少;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250g。
复方
①治浮肿:鲇鱼二条,香菜五两,香油适量。将鱼剖腹去杂,把香菜纳入鱼腹中,香油加水炖食(不加盐),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②治产妇乳汁不足:鲇鱼一条。熬汤,沃鸡蛋,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③治面项身体白驳:鲇鱼一头,约重半斤。去肠肚,净洗后,一依法,用盐、椒、葱、粳米饭匀拌,即用青荷叶裹作三包,各用蒲片系,更用荷叶重裹,令大臭烂,先以布拭白驳,令赤,次炙,包,热熨,令汗出,以绵衣包,无令风冷所伤。(《圣济总录》白驳敷方)
各家论述
1.陶弘景:作食之云补。
2.《唐本草》:主水、浮肿,利小便。
3.崔禹锡《食经》:主风冷冷痹,赤白下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
4.《纲目》:五痔下血肛痛,同葱煮食之。
5.《医林纂要》:滋阴补虚,和脾养血。
6.《本草求原》:醋煮,开胃。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