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疗崩漏,止血止痢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马猴枣、红地榆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古籍:地榆古籍记载
解毒 敛疮 凉血 清热 生肌 止血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1.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用治多种血热出血证。因其性降走下,故以下焦的便血、痨血及崩漏、血痢等症用之尤为适宜。用治便血、痔疮出血,常配伍槐角、黄芩等同用;若用治崩漏量多色红,常与生地黄、牡丹皮等配伍同用;用治血痢,则每与侧柏叶、仙鹤草等同用。本品味兼酸涩,故又能收敛止血。
2.解毒敛疮(烫伤,湿疹及疮痈)用治疮疡、水火烫伤,其既能清热解毒消肿,又可收敛生肌,促进创面愈合,为用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可单用或配以大黄研末后,用香油调敷。
地榆图片
地榆图片
地榆图片
地榆图片
地榆图片
地榆主治
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及血痢、热痢、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湿疼、皮肤溃烂等症。为治疗下焦血热之便血、痔血、崩漏及烧烫伤的常用药。其特点是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现代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拔牙后出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肠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炒炭后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止痢。
地榆现代药理研究
1.止血:地榆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2.抗菌:地榆制剂对多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对烧伤、烫伤及炎症的影响:地榆有收敛、生肌、抑菌,减轻烧伤、烫伤早期组织水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保护创面等作用,兼有利水、防止休克作用。
4.镇吐。
5.对心血管系统及血细胞的影响:低浓度可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频率减慢,心输出亦增加。高浓度则抑制。鲜地榆注射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低浓度使平滑肌收缩减弱,高浓度收缩增强,甚至呈痉挛状态。可明显增强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7.其他:地榆对脑垂体功能可能有影响。
地榆成分
主含地榆苷Ⅰ、Ⅱ、A、B、E等,以及酚酸类化合物和鞣质,尚含少量维生素A。具有止血、镇吐、抑菌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煎剂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并有抗炎、抗菌、镇吐、止泻、抗溃疡、抗氧化等作用。水提物涂抹伤口,可促进愈合。外用炒地榆粉可使犬或家兔皮肤烫伤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减轻,感染与死亡率降低。
地榆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8~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地榆的禁忌
对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免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应慎用。
孕妇慎用。儿童慎用。
热痢初起者不宜单独用。
本品含鞣质,不能与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等同用。
恶麦门冬。
伤胃。
地榆选方
1、治湿疹及湿疹样皮炎、脂溢性湿疹:地榆适量。地榆炙黄,研成细末,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于患处。可治湿疹。
2、治烧伤:地榆适量。将地榆焙干研成细末,过筛;另用麻油烧开,然后迅速投入地输粉,搅拌成糊状。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一层厚厚的药痂。
3、清热凉血:地输15g,大米50g,将地榆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妙糖调味即可。
4、治血痢不止:地榆100g,炙甘草25g。将地榆和炙甘草研成粗末。每服25克,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两次。
5、治女性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100g,醋1000ml。醋煎地榆, 去渣,取汁。饭前稍热服。
地榆药用部位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和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根纺锤形或细长圆锥形,暗棕色或红棕色。茎直立,上部分枝,时带紫色。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比茎生叶大,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几乎无柄;小叶5~19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夏季茎顶开暗紫红色小花,密集成顶生的圆柱状穗状花序。瘦果椭圆形,棕色。秋、冬、早春采根,除去茎基及须根、根梢,切片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田边、土坎、灌木丛中。地榆选购保存
以质硬、断面粉红色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