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中医药网|中华中医药网|中医理论|中医药常识 中医百科内容页

儿茶

儿茶

儿茶

别名:孩儿茶、儿茶膏、黑儿茶、乌丁泥、乌爹泥

性味:味苦、涩,性寒。

归经:归肺经。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敛疮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收敛止血,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热化痰,止泻。

儿茶图片

儿茶

儿茶图片

儿茶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崩漏及外伤等多种出血证;以及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牙府口疮、下疳阴疮、寿疮等;尚可用于肺热咳嗽、暑热津伤口渴、湿热泻痢、食积等症。现代常用于消化性溃瘍、溃疡性结膜炎、小儿腹泻、慢性细菌性痢疾、宫颈糜烂,乳糜反烧伤,癌症等。

儿茶成分

主含儿茶餘酸,并含d-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鞣红等。具有止泻、抗真菌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造性等作用。

儿茶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2~5g,可煎服或外用。

儿茶的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用。

孕妇、儿童慎用。

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少用。内服以入丸、散为主。

儿茶选方

1、治咳嗽:儿茶50g,细辛10g,猪胆1个。前两味中药共研成末,取胆汁炼熟,3味中药共和为丸,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含化。

2、止血:儿茶、龙骨、象皮、石灰、松香、降香、血场、白及各等分。将以上8味中药研成细末,撒于伤口即可止血。

3、治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儿茶、乳香、没药、血竭、三七各8g,冰片3g,麝香4g。将以上7味中药研成细末,撒于患处。

4、下部疳疮:橄榄烧存性,研末,油调敷之。或加孩儿茶等分。

5、治牙疳、口疮:儿茶、雄黄、贝母各等分。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备用。米泔漱口,再将药末涂于患处。不拘时服。

6、治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9g,冰片0.4g,白石凡6g。将以上4味中药共研成细末,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儿茶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

儿茶选购保存

以黑色略带红色、有光泽、稍黏、苦涩味浓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