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
性味:味苦,性凉,有毒。
归经:归肝经。
古籍:虻虫古籍记载
化瘀 活血 散瘀 通经 消积 止痛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逐瘀,消积,通经,止痛,活血化瘀。
虻虫主治
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癥瘕积聚、于血劳、蓄血证、跌打损伤、喉痹、肿痛等症。现代常用于早期肝硬化、肝脾大、子宫肌瘤、心绞痛等。
虻虫现代药理研究
1.虻虫能明显增加血管流量;增强离体蛙心收缩幅度;对脑下垂体后叶素所致兔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2.虻虫水浸液与虻虫粗蛋白液均能抑制血小板粘附性,降低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减慢血沉速度。
3.虻虫对组织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有明显的抗氰化钾中毒作用。
4.虻虫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
虻虫成分
主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多种矿物质。具有抗凝、抗炎、镇痛作用,能明显抑制离体回肠运动。
虻虫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1~1.5g;煎服,也可研末吞服,每次0.3克。虻虫的禁忌
孕妇忌服。
小便不利者及气血虚甚者不宜服用。
儿童忌用。
①体质虚弱及无瘀积者禁用。
②本品药力峻猛,易伤正气,用时须扶正。
③恶麻黄,忌与麻黄同用。
虻虫选方
1、治腕折瘀血:虻虫12g,牡丹25g。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g,温酒送服。
2、治肿毒:虻虫、松香各等分。研为末,置骨药中,贴于患部。
3、治月经不调、产后恶露、脐腹作痛:虻虫、水蛭、桃仁各20g,熟地黄12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温酒送服。
4、治太阳病:水蛭、虻虫各3g,桃仁10g,大黄9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虻虫药用部位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虻虫选购保存
以个大、完整、无杂质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