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中医药网|中华中医药网|中医理论|中医药常识 经络位置图内容页

膈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膈俞穴

宽胸利膈,降逆和胃,养血活血,理血化瘀(根据其穴性,临床可用于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恶心、呕吐、胃胀、胃痛、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疾患等)。

膈俞穴

膈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膈俞穴功效与作用

膈俞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八会穴之血会,具有和血理血、祛瘀行血、通膈降逆,是治疗膈肌病变之常用穴,血证之要穴。

本穴首见于《灵枢•背俞》。“膈”,指横膈。本穴内应横膈,横膈之气系于背,又因穴近膈膜,而为之俞,故名“膈俞”,別名“七焦之间”。

(1)膈俞有通膈降逆的作用。本穴近于横膈,膈之功用在于隔塞上下,使气与谷不相乱也,膈间气机以降为顺,又食道下行,亦有膈肌穿过,故刺之能开通关格,降逆和胃,临床上可用于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腹部胀满不适等病,尤其对呃逆疗效甚佳。

(2)膈俞是治疗血证之要穴。本穴为八会之血会,可活血、补血、理血,治疗一切与血有关的疾病。补之则能补血养血,常与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合用;泻之可以活血化瘀,常与太冲、血海、肝俞、支沟等合用;也可以用于各种出血证,如咳血、便血、尿血、崩漏出血等。早在《循经考穴编》中载“膈俞主诸血症妄行”,《医宗金鉴》中载“更治一切失血症”。

(3)膈俞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中医中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多为风邪侵袭肌肤所致,因膈俞为八会之血会,用膈俞可有行血活血之功。故可用于某些皮肤病,其运用原理和血海相同,临床两穴常常合用加强疗效。如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病,最适宜刺血为用。

(4)膈俞用于治疗心肺疾患。本穴近于心肺,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论,可用于心肺疾患的治疗。如肺部疾病的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症;心脏疾患的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膜炎等症。

(5)膈俞其他方面的治疗作用。临床还常用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脘痛、胃炎、胃溃疡、肝病、食道癌、胃癌等病的治疗;也常用于某些气血虚弱、五劳七伤之虚证。

膈俞穴主治

咯血  衄血  便血  心痛  心悸  胸痛  胸闷  呕吐  呃逆  盗汗  荨麻疹

(1)各种出血证:用于呕血,衄血,便血,咳血,崩漏。

(2)消化系统疾病:恶心,呕吐,呃逆,胃痛。

(3)过敏性疾病:瘾疹,皮肤瘙痒,痤疮。

(4)心肺疾患:咳嗽,哮喘,胸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5)可活血、理血、补气血:气血虚弱,潮热,盗汗,五劳七伤,贫血。

(6)其他:颈淋巴结核,精神分裂症,黄疸,背痛等。

膈俞穴的准确位置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深刺。可灸。

膈俞穴位置取穴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下缘旁开2横指处。

膈俞穴按摩方法及功用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

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能治疗各种血症。

膈俞穴配伍及功效作用

呕吐、呃逆:膈俞配内关。

(1)膈俞配中脘、内关治疗胃痛、呃逆。

(2)膈俞配胆俞,名曰“四花穴”,可治疗五劳七伤、气血虚弱,尤善于用灸法。

(3)膈俞配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治疗血虚证。

(4)膈俞配太冲、血海、地机治疗血瘀证。

(5)膈俞配行间、劳宫治疗血热证。

(6)膈俞配孔最治疗咳血。

(7)膈俞配上星治疗衄血。

(8)膈俞配承山、孔最治疗便血。

(8)膈俞配天鼎、气舍治疗喉痹、噎膈,咽肿不能消食饮不下。

(9)膈俞配阴谷治疗腹胀胃脘暴痛。

(10)膈俞配肝俞治疗癫疾。

(11)膈俞配膏肓治疗痰饮。

(12)膈俞配胃俞、大椎、血海、足三里治疗贫血。

(13)膈俞配曲池、三阴交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

膈俞穴禁忌

因膈俞深层有肺脏,所以在针刺时不宜过深,应注意针刺角度与深度,一般深度为0.5〜0.8寸,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临床常以点刺放血最为常用。

膈俞穴古籍摘要

(1)《针灸甲乙经》卷八:咳而呕,鬲寒,食不下,寒热,皮肉骨痛,少气不得卧,胸满支两胁,鬲上兢兢,胸脘暴痛,上气,肩背寒痛,汗不出,喉痹,腹中痛,积聚,默然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心痛,膈俞主之。

(2)《针灸大成》卷六:主心痛,周痹,吐食翻胃,骨蒸,四肢倦怠,嗜卧,痎癖,咳逆,呕吐,膈胃寒痰,食饮不下,热病汗不出,身重常温,不能食,食则心痛,身痛肿胀,胁腹满,自汗盗汗。

(3)《类经图翼》:渚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食翻胃、衄血不已,虚损昏睡,血热妄行,心肺二经呕血,脏毒便血不止。

(4)《千金要方》:膈俞主吐食,又灸章门、胃管(中脘);膈俞、噫嘻、京门、尺泽,主肩背寒痓,肩胛内廉痛。

(5)《针灸资生经》:配命门、太溪,治疗痎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