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温中理气,散结止痛别名:荔枝根、荔枝核、荔枝壳、荔枝子、离支、荔支、丹荔、火山荔、丽枝
性味:荔枝:味甘、酸,性温。
归经:归脾、肝经。
补脾 理气 散寒 散结 生津 温中 行气 止痛荔枝的功效与作用
可温中,散结,生津,理气,止痛,补脾,行气散寒;用于烦渴,呃逆,胃痛,血崩,感冒头痛,脱肛,痢疾,腹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等症。
荔枝:味甘、酸,性温。果:入脾、肝经。根:味微苦、涩,性温。核:入肝、肾经。果壳:味甘、涩,性温。核:味甘、涩,性温。
荔枝成分
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质1.5%,脂肪1.4%,维生素C、A、B,叶酸,以及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尚含多量游离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荔枝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干根18.5~70g,核10~18.5g。适量生吃。荔枝的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食之多则发热疮。
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
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荔枝选方
1、治呃逆不止
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
2、小儿遗尿症
组成:荡枝干10粒(去壳),冰糖5.6克
用法:共同蒸吃,每日1次。服用5日。
3、脾虚久泻、晨泄(黎明前作泄、多因肾虚引起、即肾泄)
组成:落枝干5粒(去壳),莲子心(去心)15.0克,山药15.0克,糙米30.0克
用法:共同煮粥吃。
4、呃逆不止(打喃)
组成:荔枝7粒(带皮、核)
用法:将荔枝洗干净,炒炭研存性(研粉末),白开水送服。
5、胃脘胀痛
组成:荔枝核30.0克,木香18.8克(或加香附11.3克)
用法:将两药烘干研细末,每次服3克,白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
6、赤白带或小便淋浊、如膏如油症
组成:荔枝根30.0克,白龙船根30.0克,金樱根18.8克,白肉豆根18.8克,使君子根18.8克,白榭榴根18.8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去药渣,加猪肠1尺长,炖烂,早晚饭前各服1次。
7、孕妇堕胎后流血不止
组成:荔枝干7个(将荔枝壳和荔枝核打碎)
用法:水1碗半煎3.0克,服之。
8、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荔枝壳37.5克,米酒适量
用法:将荔枝壳炒炭存性,研细末,每次用5.6克,冲米酒服之。每日3次。
9、胃气痛、胃气郁滞
组成:荔枝根37.5克,橄榄根30.0克,桂花根37.5克,香圆根37.5克,狗尾草30.0克,猪瘦肉150.0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猪瘦肉,炖烂,早晚各服1次。
10、疝气腹痛、胃寒腹胀
组成:鲜荔枝根75.0克,红糖18.8克
用法:水4碗煎1碗半,加红糖溶化后,分2次服。
11、荔枝莲子淮山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捣碎),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盐或白糖调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大便溏稀等症。
12、糖尿病
组成:荔枝花18.8克,枸杞根18.8克,桑白皮15.0克,腰尺草11.3克,消渴草30.0克,埔盐根30.0克
用法:水煎服。
13、毒疮
组成:荔枝肉37.5克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14、流鼻血
组成:落枝壳37.5~75.0克
用法:水煎服。
荔枝药用部位
为无患子种植物荔枝的根,核,壳,肉,花。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本品为常食的水果(干果)荔枝。核果(荔枝)球形或卵形,外果皮革质,有瘤状突起,熟时红色。吃荔枝时收集其外果皮,为“荔枝壳”。种子长椭圆形,略扁,光滑,称“荔枝核”,吃荔枝时收集,洗净,晒干。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四川均有分布。主产于福建、两广、云南等地。